查看原文
其他

海底捞“暴君”张勇:为了讨好你们,我都累死了 | 商业人物

2016-04-01 杨璐 每日人物



这是今年45岁的海底捞董事长张勇第三次站在摄像机和闪光灯之前,第一次是拍婚纱照,第二次是5年前接受一家杂志专访,这一次是免费为钉钉拍摄一则广告。


一台摄像机,两台单反相机,两个遮光板,十几个人围着。张勇闭上眼睛任由造型师摆弄,小声嘟囔着:“我都好久没化过妆了。”
这位不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“火锅帝国”缔造者就在我们眼前被拍摄折磨得筋疲力尽,但依然回应了那些有关《海底捞你学不会》的问题。

每日人物(meirirenwu) 

杨璐 实习生 强明阳 发自北京


西装是从哪里找出来的?



3月25日下午两点,张勇准时来到了拍摄现场。
黑色皮夹克,黑色毛衣,黑色休闲裤,黑色哑光皮鞋。他双手插在裤子口袋里,步伐紧凑,秘书举着3件西装紧跟其后。他边走边交代,5点半前需拍摄完毕,晚上要去一家浙江菜馆参加高管饭局。

化妆时秘书和导演沟通拍摄着装。一旁的张勇眯着眼问:“西装是从哪里找出来的?”秘书笑笑说:“平时放在北京,我们沟通了下,觉得这个衣服还不错。”



3月25日下午,为拍则广告,张勇被磨得筋疲力尽。 图 杨璐


在四川简阳卖麻辣烫起家的张勇很少穿西装。
2013年,张勇在某个论坛上曾讲起19年前的创业史,“连炒料都不会,左手拿书,右手炒料,边炒边学。可想而知,味道一般。”
“想要生存下去,只能态度好点,客人要什么速度快点,有什么不满意多陪笑脸。”为了留住客人,张勇帮人带孩子、拎包、擦鞋。无论客人有什么需要,都一一满足。客人用餐时,他站在一边;客人抱怨喝酒伤了胃,他就熬一锅小米粥;客人夸奖辣椒酱好吃,他豪爽地送人几罐。

几个月下来,海底捞的服务在简阳家喻户晓。



海底捞还为客人提供擦鞋服务

1999年,在朋友的撺掇下,张勇把店开到了西安,这是海底捞出走简阳的第一站。事与愿违,西安店持续亏损半年。张勇委派的负责人杨小丽提出辞职,“西安方面的合伙人对每一分钱都斤斤计较,我们的传统被全部放弃了。”张勇主动提出让合资人撤资,杨小丽全权负责,重拾服务理念。两个月后,扭亏为盈。
在张勇的设想里,北京上海的客人可能更挑剔。但每到一个地方,他都发现客人没有想象中复杂,“你花钱,我给你提供好的产品、好的环境、安全的食品、合理的价格。我做的就是基本的,这样做的回报远远超过了我的想象。”
互联网口碑营销被认为是海底捞在全球迅猛扩张至150家的重要推手。
一位网友在新浪微博发文,“海底捞居然搬了张婴儿床给儿子睡觉,大家注意了,是床!我彻底崩溃了!”这条微博一度催生了“海底捞体”风行。

我有什么成功的?只是没垮而已



拍摄开始前,导演要求把手机调成静音。张勇把几个口袋摸了个遍,发现手机不在身上,才安心地坐下。刚一落座,又弹了起来,他急匆匆地说:“我的袜子穿反了,低一点的镜头别拍到了,我去换一下。”
“没必要摆这本,随便摆本什么书。”拍摄现场被布置成办公室的模样,桌上摆了一本《海底捞你学不会》,这是现场唯一与海底捞相关的道具,张勇看到后,连连摆手要求“换一本”。

这本书是2011年出的。




张勇回忆说,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访问教授黄铁鹰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中文版发表了海底捞的故事,黄铁鹰继而提出写书的请求。张勇拗不过,提了三点要求,“第一,要写就写一个真实的海底捞。要把海底捞好的一面与不好的一面、问题与困惑都展现出来,只要是真实的,我不介意。第二,写海底捞的书,我可不给你钱。第三,你写完了,我不审稿。”


出版后,海底捞为此专门开了一次会议。当时大家的一致判断是,这书最多卖几百本,能卖出8000本就是畅销书。


“谁知道,嗖嗖嗖就是60万本。”卖到第60万本,张勇忍不住翻看了这本书,不过他没看完。


“书名有点讨厌,搞得好像很大炮的感觉”。顿了一下他又说,“为什么要学我们呢?我有什么成功的?只是没垮而已。”
张勇更在意的是:如何活下去?
“我一直考虑怎么活下去,有些人总是考虑怎么做大,反而没活下去,结果就剩下我。”说完他哈哈大笑。

为了讨好你们,我都累死了



广告里有句台词,“钉钉是一个工作方式”。张勇总念成:“钉钉是一个生活方式。”不断NG,不断重来。他有点恼火,反复念了11遍,语调越来越高。
在台词里,他分不清工作和生活。在现实中,他一样分不清。
5年前,他不爱上班,没有办公室,两个月去一趟北京总部开会,日常运作由各大区经理负责。他几乎不怎么巡店,闲暇时看书、旅游、打麻将、打高尔夫球。
甩手掌柜的生活看似悠闲,但他从未停止担忧。
他在微博写道: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,这就是海底捞的现状”。网友说他谦虚,他回复:“我自己哪个脚趾头痛,我自己知道”。

海底捞的壮大,让他变得更焦躁。




谈及现在的工作状态,他叹了口气,“早上开会,中午开会,晚上开会,基本上除了睡觉,都在工作。”不在公司的日子里,他也不敢放松,既要把控大方向,也要时刻盯细节,“店多了,一个顾客滑倒了也是我的责任。”


他头疼于管理的底线。海底捞员工的权力很大,有些服务员假借给顾客打折之名贪污。海底捞鼓励同事举报,并予以奖励。员工流动性高,走之前贪污一笔,同事举报后双方平分奖金,“永远在挑战你的底线,都不知道该怎么办。”
经历了一阵阵热潮,张勇始终保持着清醒,严格限制每年新开的店不超过基数的30%。他说,餐饮是一个碎片化行业,无论做得多好,新开一个火锅店,客人试了觉得好,立马就跑了。
他更是毫不忌讳地说,现在他最害怕的还是海底捞垮掉,最担心的是人们不再吃海底捞,“为了讨好你们,我都累死了。”

我是偏挑剔型的,看到的老是缺点



广告有5句台词,45个字。一个多小时里,他几乎一直在重复那5句话。以至于最后留给我们的采访时间只有20分钟。


“越lan把握。”他的蜀地口音发不出精准的“难”。他有些不好意思,“我有口音”。5句话,场记板上记载,一共拍摄了21遍,花了一个多小时。


他又被请到另一个房间拍平面广告。站在白色幕布下摆出各种姿势,他渐渐失去耐心,“我现在站得很不舒服了。”
“您做一个平时说话带的手势。”

“我想不起来平时跟人家说话是什么手势!”




他说话有点带气,很快他觉得有些失礼。事后他解释说,脾气不太好,是自己最大的缺点。他指了指秘书,你可以问我的同事,我随时都在挑他们的缺点。


《海底捞你学不会》一书把张勇称为“暴君”。
书里说,张勇的脾气就像3岁小孩的脸,说变就变。看到不顺眼的地方,他说翻脸就翻脸,毫不顾忌场合和对象。

一次,海底捞高管出外旅游。时任副总经理杨小丽随手摘了一束路边的野花。张勇脸色一变,当众斥责杨小丽,这么寒冷,海拔这样高的地方,长一束花容易吗?你怎么可以随手就毁掉一个生命?你的素质这么低!



事实上,张勇也在意他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。


他自我总结说,比如一起吃饭,离他越近的人越不喜欢跟他坐一桌,离他远的人特别喜欢他。基层的店长看到他,争相合影,只要跟他接触一段时间就远了。
张勇也想过改,“我是偏挑剔型的,看到的老是缺点,特别是自己的企业和自己身边的工作”。
拍摄结束,张勇飞快地换回黑色皮夹克,顾不上理顺衣领,白衬衣的领子露出来一大截。

“以后不拍了,整死人,一下午时间没有了。”他一边嘟囔着一边一阵风似地赶赴下一个局。


(文中未注明图片均来自网络)





本文为每日人物(ID:meirirenwu)原创,尊重原创,侵权必究。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